特技风筝网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查看: 7850|回复: 30

有半轴转的”顿,拉“所联想到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2 23: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见到很多网友曾经讨论过Half-Axel(半轴转)这个动作,到底是”顿-拉“还是”拉-顿“完成动作的问题,其实HA(一下都简称)是有手部的多个动作组成的,而手部的动作恰好也是风筝在空中完成转身的动作想对应而来的,这里暂时不具体探讨,这里主要是想说明的是,在我分析了练习了多个不同的侧翻手法以后并且和Comete(彗星,或“烤馒头”)联系起来以后,才深化的感觉了这两个动作在手法的内在联系,结论是:先“顿”,后“拉”。这样就可以把“HA”和“Comete"(之前大家曾经探讨过,一个完整的Comete是由两个同时针转向的HA组成的)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了。这里为什么要说:先“顿”,后“拉”呢,当然熟悉“Comete"这个动作的人都知道的手法,就是一个时针转向的”Comete“是由两只手四下动作组成的,即:“顿-拉-顿-拉”(无论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方向),既然“彗星”是由两个“HA"组成的,那就证明其实一个完整的”HA"也应该是由“顿-拉”组成的,为什是“顿-拉”而不是“拉-顿”呢,主要是有两个目的:一是,通吃风力,当风力大的时候,“顿-拉”的成功率明显要大于“拉-”顿(风友可以自行测试)当然风小的时候“拉-顿”也是可以比较好的完成动作的;二是,可以比较快速的完成动作。这里又要回来探讨“彗星”这个动作了,为什是“顿-拉”,而不是“拉-顿”呢,同上的道理就是“克服风力(风阻)“和”快速完成动作“,因为”彗星“本身就是一个需要克服比较多的风阻和快速组合的动作,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玩家在风力比较小的时候习惯边后退边做彗星,这样可以带来更多的风阻并加快风筝的转动。当然在每次转动90度(也就是每只手顿或者拉一次)的时候还是需要”泻风“才能完成的,所以需要两只手在”顿“和”拉“的时候,另外一侧手自然前送拉帮助风筝转身和”泻风“,所以一个比较好的”彗星“是需要玩家在高速手部动作的时候除了合适的发力,还有合适的送线的幅度配合的问题。希望玩家可以在多多练习”快速“完成”HA"中找到自己领会“彗星”这个动作如何完成的感觉。以上都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讨论,拒绝拍砖,哈哈哈哈。
另外关于很多玩家说“Cosmic TC"为什么比较容易”出“”彗星“这个动作的问题。个人感觉有这么几个原因:1. CTC比较好的“Trutle"(后仰)能力以及强劲的中干“钟摆效应”,当然这两点是相辅相承的。以为如何细心的玩家会发现,彗星的第一个其实动作是需要有一个斜向的“后仰”这个姿态的,这个姿态的深度决定了彗星这个动作的优美和“到位”与否的重要部分,还有就是如果可以比较容易的进入这个姿态,而“后仰”正是TC比较容易进入的一个姿态。“钟摆效应”就不用说了,TC的yoyo动作容易出是很多人的共识,因为在“彗星”转动的过程中这个中干的”钟摆效应“将比较好的辅助风筝的转动。2.就是tc比较好的”高,宽比例“,tc明显是属于这种比较”长方形“的风筝,这样的风筝在转动的过程中,相对的”转动半径“要比比较”正方形“的风筝要小,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体操和跳水运动员都是个子比较矮的原因。还后另外就是TC的彗星为什么看起来比较美,舒展,自然也是比较长的边干和很”锐利“的翼尖弧度决定的。以上也都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讨论,拒绝拍砖,哈哈哈哈。
先聊到这里,有问题随时修改和补充。希望在下的一些拙见可以对各位风友练习风筝动作起到丁点帮助。谢谢

[ 本帖最后由 endera 于 2010-1-12 23:29 编辑 ]
发表于 2010-1-13 00:5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会, 也看不明, 但先顶一下, 
发表于 2010-1-13 09: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学习了,谢谢!
发表于 2010-1-13 15:4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拉—顿? 疑惑中...
发表于 2010-1-13 19:4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的不错!(25gif
发表于 2010-1-13 20: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透彻   如此简单的动作 您能总结出如此多的方块  佩服 顶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 21: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30gif 这个“顿,拉”我加上引号的就是因为不是我发明的,是在群里一些风有的说法,其实也可以叫“弹拉,反射性回弹,等等”叫法,其实主要是发力和拉程的区别吧。(19gif
发表于 2010-1-13 22: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的交流贴啊,很久没这么好的贴了~得顶一下~(wanpihou27)

手痒痒 参与一下~

顿、拉,我认为是力度上差别
顿的力大、幅度大、动作有气势
拉的力小~是更加细腻的控制……做很慢的“彗星”

还有~
侧翻顿前的倾斜,预备动作,目的是(纯理论)、
使后倾一侧的下三通耍线受力增加、同时另两根耍线受力减小,既力臂增加,以便于侧向翻转……

哦耶~爽了~
来吧 俺家缺砖盖房呢~:P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 22:25:45 | 显示全部楼层
(25gif 76兄 “砖”拍的好 (30gif (30gif (30gif
发表于 2010-1-14 00:50: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好的技术交流贴不顶实在说不过去~!

我记得最早有文字记载的“顿拉“这2个字应该来自于一个台湾的翻滚教学,至于是不是那个时候流传开的,也无大所谓。
“顿”的意思是 突然 短时间的停止,我的理解就是瞬间的爆发力,它是在某个点的力道。在实际玩得过程中它往往伴随着或大或小的后续动作,也就是一个拉线的动作。不管这个拉的动作的幅度有多大,它还是存在的。所以就出现了“顿”后的延续“拉”--也就变成“顿拉”了。
先拉线后顿线 还是 先顿线后拉线 这两个手法上的差异会导致风筝完成动作的姿态,直接会影响到风筝的表现力。用Half axel来说,先拉线让后顿线,风筝侧翻之前会有一个非常短暂的停顿,然后翻过去。而直接顿拉线,风筝会直接侧翻过去,如果力量爆发的大,风筝甚至会“弹跳”过去。而这两者的视觉效果不同,前者略柔和,而后者更刚猛。我喜欢后者。在者说backspin,顿拉的效果有力量感,棱角分明。而顺拉圆润柔美。当然这里边和风筝的版型也有很大关系。
我觉得他们之间关键是看要表现的什么,结合整体,适时适度的去选择那种方式来处理,力量,动作幅度,节奏,线路等都很重要。其实我觉得飞行线路应该是放在首位,它会左右后边的很多东西。。。。
想哪儿说哪儿,没跑题儿就好~[tsj1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特技风筝网 ( 京ICP备13037480号|意见建议

GMT+8, 2024-5-21 07:37 , Processed in 0.063349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